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典型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26     浏览次数:345次

文章摘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作者近5年对62例异位妊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                             作者单位

杨丽英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沈干枝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吴星梅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作者近5年对62例异位妊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就诊的不典型异位妊娠62例,年龄20~38岁。均要求再生育,且有药物保守治疗的要求,同时符合治疗适应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 两组在年龄,孕产次 ,停经时间,阴道出血时间,β-HCG值,包块直径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甲氨喋呤1mg/kg静推,24h后用四氢叶酸解毒,四氢叶酸剂量为甲氨喋呤的1/10,1剂甲氨喋呤和1剂四氢叶酸作为1次化疗剂量,总量为3次化疗剂量。同时予米非司酮50mg空腹口服,1次/12h,共6次,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中药:丹参、赤芍各15g,枳壳、桃仁、红花、莪术、 三棱、 乳香各10g,蜈蚣(去头足)两条。血β-HCG高者加天花粉30g,腹痛者加香附、没药各10g,,阴道出血时间长者加地榆炭10g,三七末3g(吞),恶心者加陈皮15g,半夏10g,体虚乏力者加生黄芪、太子参各30g,当归10g,加水至700ml煎至250ml,1剂/d,分2次服,连用21d。用药过程中若血β-HCG不下降反而升高,且伴有腹痛加重或包块明显增大,或破裂腹腔急性出血者及时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阴道出血及有无内出血情况。每3天测血β-HCG值,B超测包块直径。治疗成功者常规随访,在正常月经来潮后3~5d,在B超引导下行输卵管通液术,观察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

1.4 疗效判断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无下腹痛,血β-HCG值持续下降,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或包块缩小>1/2。无效:治疗过程中,血β-HCG值仍持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盆腔包块未缩小或反而增大,或出现剧烈下腹痛,腹腔内多量出血而行手术治疗。治疗组3例失败中有2例用药前患者血β-HCG接近3000U/L,用药1个疗程后未下降而要求手术治疗,有1例用药1个疗程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增多而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失败10例中有6例用药前患者血β-HCG接近3000U/L,用药1个疗程后未下降而要求手术治疗,有4例包块增大,同时腹痛加剧,内出血增多而行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用χ2及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28例,失败3例;对照组有效21例,失败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28例保守成功患者中,有22例在月经正常来潮后3~5d来院行输卵管通液术,其中20例患侧输卵管通畅。对照组22例保守成功患者中,有16例在月经正常来潮后3~5d来院行输卵管通液术,其中10例患侧输卵管通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两组症状、体征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的妊娠。近年来由于药物流产的普及,输卵管炎症的患者日渐增多, 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因快捷、安全、有效而被继续使用,但术后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随着高敏感度的放射免疫测定β-HCG与B型超声断层的普及,有许多不典型异位妊娠能得到早期诊断,保守治疗成为异位妊娠未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1],手术成为急诊或保守治疗失败后的补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使患者避免了因手术而承受的肉体创伤和痛苦,杜绝了术后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患者的生育功能[2]。甲氨蝶呤属抗代谢药物,是有效的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核酸代谢来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细胞坏死、脱落、吸收。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抑制孕激素活性,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抑制滋养细胞增殖,诱导和促进其凋亡。

中医认为异位妊娠属血瘀少腹之症,孕卵在输卵管处种植发育,气机阻滞,故有包块形成,孕卵继续发育,使脉络破损,伤络而自溢,血不能循经而成瘀,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则阴道出血,瘀血成症,症块阻碍气机,则下腹坠胀,故治宜活血化瘀杀胚。方中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枳壳等行气破瘀,止痛散结;蜈蚣有杀胚作用[3]。活血化瘀药能使病变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胶原纤维合成并促进胶原纤维酶活性,提高纤溶酶的活性,促进纤溶系统,使机化组织变软,易于吸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故中药消除包块作用显著。西药甲氨喋呤、米非司酮有较强的杀胚胎作用。与中药合用,既能杀胚,促进吸收,又能活血化瘀,避免了单纯西药治疗后组织机化不易完全吸收而阻塞妊娠部位输卵管腔,提高了患侧输卵管的复通率。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典型异位妊娠,可加强消包块、散瘀血、杀胚胎的作用,可以提高保守治疗不典型异位妊娠的疗效,促进β-HCG恢复正常。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具有疗效好,无创伤,恢复快,治疗安全,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115.

2 辛晓玲,刘志杰.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6例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8):71~77.

3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