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416次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在常规抗风湿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局部熏洗联合TDP照射,2次/d。对照组采用单纯抗风湿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操作简便,与内服药配合使用能够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rbal fumigation joint TDP radiation therap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pain.Methods 8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44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in conventional fights rheumatism,an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local fumigation joint TDP illuminate,twice a day.The comparison group USES the simple fights rheumatism treatment.All 10 days for a period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P<0.01).Conclusion Herbal fumigation joint TDP radiation therapy simple operation,and internal medicin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used together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pain,eas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性反应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症状为晨僵,关节肿痛,晚期则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该病病程长且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程度日渐加重,成为最主要最突出的护理问题。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对疼痛的定义为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或不舒服的感受[1]。随着患者的疼痛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为减轻患者的痛苦,采用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配合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韶关市中医院内科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男32例,女56例,平均年龄(38.5±17.8)岁,平均病程(37.2±12.1)个月。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协会制订的RA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RA住院患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合并有心力衰竭或其他风湿性疾病的;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有高热、结核病、急性化脓性、传染性病变及皮肤破损者;⑤病情属晚期、关节已严重肿胀畸形,难以判定疗效者;⑥四肢严重水肿者;⑦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⑧不能坚持和配合治疗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关节疼痛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甲氨喋呤治疗,辅以辨证施治汤剂。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病变关节局部,均10 d为1个疗程。使用我科特定处方,其中鸡血藤25 g、络石藤25 g、路路通20 g、桃仁15 g、红花 15 g、杜仲15 g、桑寄生20 g、甘草10 g、赤芍15 g、川芎15 g。将以上中药用冷水浸泡30 min,煮沸后续煎15~20 min制成熏洗液,量约3 000 ml,操作者用水温计试温,待水温降至60~70℃后,帮助患者将患处置于熏洗桶(佛山琪胜木桶厂生产,型号 k011)上,让药液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38℃左右,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20 min/次,熏洗完毕,用毛巾擦干患处。再用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局部照射30 min,2次/d,10 d为 1个疗程。 

1.3 疼痛程度的评定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四级疼痛等级[3]。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有疼痛感但不严重,可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疼痛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疼痛程度减轻2级以上者;有效:疼痛程度减轻 1~2级者;无效:疼痛程度减轻小于1级或反而加重者。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为感受风、寒、湿、热诸邪,因局部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以致全身关节红肿疼痛。主要采用祛邪通络、活血止痛的方法。笔者采用特定处方以鸡血藤、络石藤、路路通、桃仁、红花、杜仲、桑寄生、甘草、赤芍、川芎等祛风止痛药物组成,全方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其中鸡血藤具有活血舒筋、通经止痛的功效。络石藤能祛风通络、止血消瘀,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路路通有疏肝气、通经络、祛风湿的功效,主治肢体麻木、风湿痹痛。桃仁的功效是活血去瘀,润肠通便。红花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杜仲可以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功效,既祛风湿,又疗痹通。甘草能清热解毒、缓急镇痛、调和诸药。赤芍可祛风凉血、消肿止痛。川芎能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上述诸药合用因为性能类似,故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中药熏洗的温热效应,能使药物作用于关节局部,经过透皮吸收,使药物直达有效痛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水肿,起到温经散寒、消炎止痛的作用。借助药水的温热作用,使药物循环经络血脉,疏通脉络,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风祛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TDP照射能起到消肿、消炎、止痛、减少渗出、改善微循环、增强细胞活力等功效,从而减轻局部关节疼痛,加快疾病痊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以上原理,我科采用特定方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疼痛,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和探讨,为临床采取更适宜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表1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均有改善,治疗组在减轻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能有效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减轻患者身心的痛苦。且此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任何不良反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中药熏洗的护理:①治疗前要详细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测量血压。高血压、心脏病、孕妇、月经期患者禁忌采用。②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中药熏洗具有宣通表里、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的主要手段之一[4]。 ③将中药每剂煎水3 000 ml,连同药渣一起装入熏洗桶,先将关节局部置于接受药物蒸汽熏蒸,待温度适宜,将关节浸入药液泡洗,对于不能浸入液面下的关节,可用毛巾包裹带有药液的药渣热敷局部关节,2次/d,30~50 min/次。④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密切注意观察药液的温度,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防止烫伤患者,对老年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多加小心。⑤患者如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熏洗,中止治疗。⑥熏洗完毕,协助患者擦汗、更衣,以免着凉。对熏洗过程中出汗较多的患者,要及时适当地补充水分。 TDP照射护理:TDP是照射利用热的辐射作用于人体,使人体的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组织代谢,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①照射离关节部位30~50 cm,照射20~30 min/次。②注意保暖,必要时以屏风遮挡。③密切观察患者治疗中的反应,防止烫伤。④照射完毕后,患者可视情况活动四肢关节,15 min后方可外出,以防上呼吸道感染。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的药物可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解热镇痛药,大多起效慢,对消化系统的刺激较大,不良反应明显,很多患者难以忍受,所以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在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既能减少非—体抗炎药的剂量及副作用,又能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不但能减轻患者关节肿痛症状,还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延缓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中药熏洗联合TDP照射既经济、舒适,又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08. 

[3] 殷 磊.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0. 

[4] 周仲瑛.中医内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2. 

[收稿日期:2013-11-05 编校:苏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