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胃肠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18     浏览次数:266次

文章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点。方法 分析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时具体做法、补液的种类、剂量、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92例予以留置鼻饲管,占62.2%,3例早期经肛门行结肠内补液。入院头24 h胃肠内补液量占54.9%, 24 h清醒患者占91.2%,死亡率为1.3%。结论 根据胃肠内补液的特点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利于纠正代谢紊乱。

作者:李美华,彭穗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内分泌科, 广东 广州 510220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点。方法 分析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时具体做法、补液的种类、剂量、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92例予以留置鼻饲管,占62.2%,3例早期经肛门行结肠内补液。入院头24 h胃肠内补液量占54.9%, 24 h清醒患者占91.2%,死亡率为1.3%。结论 根据胃肠内补液的特点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利于纠正代谢紊乱。

【关键词】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胃肠补液 临床特点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原则包括:密切观察病情、纠正低血容量及高血糖、补充丢失电解质、寻找诱发因素[1]。在ADA 指导文件中,关于DKA补液治疗,一直沿用传统的静脉补液[1,2]。近10年,我科采用以胃肠补液为主,配合静脉补液治疗DKA[3,4],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4年1月~2005年8月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KA患者148例,诊断标准根据Fleckman[5]1993年提出的标准,平均年龄(57.1±18)岁(8~81岁),其中1型糖尿病38例,2型糖尿病110例。

  1.2  方法

  1.2.1  病情监护

  入院时,根据DKA的诊断标准,凡有意识障碍的中、重症DKA 患者,病情危重以及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为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这些病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1.2.2  补液方式及种类 

  ①轻度DKA患者,仅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一条静脉通道持续静滴小剂量胰岛素4~6 u/h,同时鼓励患者多饮白开水。②中、重度DKA 患者采用2条静脉通道,一条持续静滴小剂量胰岛素,另一条输入晶体溶液、胶体溶液、电解质及抗生素。头3 h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150 ~200 mL/h。③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头2 h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1 500 ~2 000 mL,仍未获纠正,则静脉输注血浆200~400 mL或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500 mL,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浮液200~400 mL。④无禁忌证者鼻饲管滴注或灌注白开水,头3 h给予300~600 mL/h,每次量为150~200 mL。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胃肠胀气患者,采用经肛门插管至结肠脾曲附近行结肠内补液。置管成功后,用输液管滴注白开水50~100 mL/h。

  1.2.3  治疗中的调整 
 
  4 h后酌情减量或延长注入时间,4~6 h后给予200~400 mL/h的白开水,每次量为100~150 mL/h。若患者神志恢复,保留鼻饲管1~2 d后拔管。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中、重度DKA 92例收治于ICU,占62.2%,均需留置鼻饲管行鼻饲管补液,其中91.5%患者在24 h内神志转清,代谢异常得到有效控制。148例中死亡2例,占1.3%。

  2.2  补液情况

  头24 h平均补液量为(5 560±330) mL,其中胃肠内补液量为(3 050±180) mL,占54.9%。有3例患者因胃肠功能障碍,在治疗早期行结肠内补液。1例患者由于顽固性休克,在治疗早期输注红细胞悬浮液400 mL。

  3  讨 论
    
  1995年劳干诚等报道采用以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DKA以来,由于该疗法简便有效,能有效补充游离水,早期可解决细胞内失水,有利于保护或恢复器官功能[3]。该疗法与常规的静脉补液为主的疗法不完全相同,应根据胃肠补液治疗的特点,合理应用。

  3.1  评价病人的情况
   
  密切观察病情,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作为补液治疗的依据。开始治疗时,应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对处于昏迷、嗜睡或呼吸节律不规则者,给予留置鼻饲管作鼻饲补液之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疗法以胃肠内补液为主,对于昏迷病人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气管造成窒息。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腹部有否膨隆、压痛、肠鸣音强弱以及大便情况,确定胃肠功能状态。如有上述胃肠功能异常或昏迷者,可经肛门插管至结肠脾曲附近缓慢内输注白开水。胃肠内补液治疗的DKA患者尿量较多[4],笔者曾遇到一例尿量多达16 000 mL/24 h的患者。经过调整补液,历时近3周该患者尿量才逐步减少至3 000 mL/24 h以下。因此,无论治疗早期或恢复期,均须注意尿量、水和电解质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2  确定个体的需要
   
  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基础上,评价每个DKA患者的状况后,确定患者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治疗方案。总体思路为尽量减少静脉输液量,以胃肠内补液为主,早期补充游离水,视病情变化予以含钠、钾盐溶液,适时静脉输注胶体溶液 [6]。量出为入,逐步恢复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轻度DKA患者,一般不过分干预。中、重度DKA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道以及留置鼻饲管,在静脉输液的同时开始胃肠内补液。无禁忌证者鼻饲管滴注或结肠灌注白开水,头3 h给予300~600 mL/h,每次量为150~200 mL。4 h后酌情减量或延长注入时间,第4~6 h给予200~400 mL/h,每次量为100~150 mL/h。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头2 h快速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1 500~2 000 mL,仍未获纠正,则静脉输注血浆200~400 mL或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溶液500 mL,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浮液200~400 mL。同时,适当胃肠内补充白开水,尽快恢复组织的有效灌注。

  3.3  胃肠内补液的调整
   
  胃肠内补充白开水后,血钠下降往往快于单纯的静脉补液[7]。若血钠降至140 mmol/L左右;或开始时血钠低于140 mmol/L,可在胃肠补液中加入0.9%生理盐水,与白开水的比例为1∶2或1∶1不等。偶有血钠偏低者,上述补钠方法未能恢复时,除静脉加大补充0.9%生理盐水剂量外,可在食物中加入食盐。除补白开水外,视病情可给予米汤、稀粥、肉汤等食物。

    大多数治疗方案中提出中重度DKA失水按体重的10%计算,但实际上并不可靠。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准确掌握患者发病前的体重,也难以测定治疗中的体重变化。因此,强调要观察组织的灌注是否足够,注意尿量变化、眼球结膜有否水肿等现象,坚持按每日丢失量来制定补液计划。及时补充能量,避免反复出现酮症。假如没有足够的能量,体内脂肪继续分解,酮体难以消除。胃肠道是补充能量的重要途径,在适当补充水分后,可根据机体的需要,给予米汤、稀粥作为主要能源,有利于尽早纠正酮症。

    采用以胃肠补液为主治疗DKA的措施,较之以往常规的静脉补液治疗有其不同的特点。在实践中,对不同DKA患者应灵活运用,及时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代谢紊乱。

【参考文献】
    [1]UMPIERREZ G E, MURPHY M B, KITABCHI A E, et al. 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yndrome[J]. Diabetes Spectrum, 2002,15:28.

  [2]DELANEY M F, ZISMAN A, KETTYLE W M. 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syndrome[J].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00,29(4):683.

  [3]劳干诚,陈上云. 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J]. 新医学, 1995,26(4):176.

  [4]刘薇,陈上云,劳干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2),29.

  [5]Fleckman A M.Diabetic ketoacidosis[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1993,22(2):181.

  [6]陈上云,劳干诚. 胶体溶液在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治疗中的应用[J]. 新医学, 2004,35(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