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孟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经验

发表时间:2009-06-18     浏览次数:256次

文章摘要: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脏腑,用一种辨证方法很难概括,用几个简单的证型,很难求全。孟老强调“深研病因,分症治疗”,分辨、归纳临床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本病临床常见表里同病,寒热虚实互见,治疗很难面面俱到,孟老认为“难治之病,执简驭繁”是关键,治疗要重点突出,标本同治,数方同用,故对本病均施予两个处方,甚至多个处方交替使用,疗效甚好;孟老对本病采取西医确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病为纲,病症结合,分症治疗,审因用药的治疗方法,临床如遇患者无症状疾病,则采用“微观辨证治疗”。

作者:郑德勇,杨昆林

作者单位: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657000)   陆良县中医医院(云南,655600)

      【摘要】    风湿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脏腑,用一种辨证方法很难概括,用几个简单的证型,很难求全。孟老强调“深研病因,分症治疗”,分辨、归纳临床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本病临床常见表里同病,寒热虚实互见,治疗很难面面俱到,孟老认为“难治之病,执简驭繁”是关键,治疗要重点突出,标本同治,数方同用,故对本病均施予两个处方,甚至多个处方交替使用,疗效甚好;孟老对本病采取西医确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病为纲,病症结合,分症治疗,审因用药的治疗方法,临床如遇患者无症状疾病,则采用“微观辨证治疗”。

【关键词】  风湿免疫性疾病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孟如教授业医50年,研究风湿免疫性疾病近40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非浅。现将孟老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深研病因  分症治疗

    风湿病广义上指影响到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一组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受到损伤,引起器官病变和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风湿病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异常有关,故合并研究治疗,统称为风湿免疫性疾病(以下简称本病)。本病不仅仅局限于关节病变,常累及全身各器官,在临床上病情变化多端,病程迁延反复,难以治愈。孟老临症时,强调病因,认为病因不仅是引起本病的原因,还包括了机体发病后的反应性、特异性、个体的差异性,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在治疗本病时,强调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本病常累及多个脏腑,用一种辨证方法很难概括,用几个简单的证型很难求全。所以孟老强调“深研病因,分症治疗”,才能做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辨、归纳临床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病证结合,方能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孟老提出:“不以SLE作为笼统的病证结合点,改为以各器官、各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作为病症结合依据,如SLE发热、SLE神经系统损伤、狼疮肾、SL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证治。”[1]

    难治之病  执简驭繁

    本病病程长,病情复杂。临床常见表里同病,寒热虚实互见,治疗很难面面俱到。孟老认为“难治之病,执简驭繁”是关键,治疗要重点突出、标本同治、数方同用。历代医家治病,常处中药一个处方,而孟老对本病均施予两个处方,甚至多个处方交替使用,疗效甚好。多个处方交替使用,是标本同治的具体运用。标和本是一个相对概念,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从邪正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常有医者,每逢病情复杂、多脏受损,处方就“大而全”,药味杂投,标本皆治,反而治疗不佳。孟老认为本病难用一个处方达到标本同治,故孟老习用两个处方,一般是①号处方治疗其标,②号处方治疗其本,或者两个处方,标本同治,各有重点,相互协同,增强疗效。孟老创用一病多处方治疗,具有4个基本特点:1、药味少而精,针对性强;2、诸法兼用,不致混乱;3、层次分明,突出重点;4、整体治疗,易于康复。

    中西互补  审因用药

    孟老对本病采取西医确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病为纲,病症结合,分症治疗,审因用药的治疗方法。本病临床常见体液免疫亢进,免疫复合物增多,广泛的血管炎、变态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等病理变化。针对这些病理变化,临床一般用药情况如下:抑制免疫病为主的方药,如增液汤等;抗炎性反应的方药,如犀角地黄汤等;抗过敏、抗免疫复合物的方药,如过敏煎等;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方药,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以及六味地黄丸历代系列加减方,如知柏、麦味、杞菊、归芍等地黄丸。具有明显的气虚、阳虚时,才用黄芪、桂枝、附子等药,剂量应偏小,中病即止,不可常服。临床如遇患者无症状疾病,孟老采用“微观辨证治疗”[2]。如镜下血尿、SLE静止期等,根据实验室检查,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生理、病理的研究,采用针对疾病病因、病变发展过程的干预性治疗。如SLE静止期,用滋补肾阴为主,调平阴阳,预防复发。

 验案举例

    案一:张×,女,31岁,2005年3月10日初诊。SLE病史13年,前日因外出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痰多黄稠,流清涕,口干苦,盗汗,夜间足心热,二便调,纳食尚可,月经调,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数。辨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肾阴亏虚。治法如下:①号处方以小柴胡汤和千金苇茎汤化裁,柴胡、荆芥、重楼、桃仁、金果榄各10g,黄芩、法夏、瓜蒌仁各15g,鱼腥草、芦根、苡仁、葛根各30g,甘草3g;②号处方以麦味地黄丸合泻白散、玄麦甘桔汤化裁。地骨皮、桑白皮、桔梗、五味子、丹皮各l0g,生地、山茱萸、泽泻、茯苓、玄参、麦冬各15g,淮山药30g,甘草3g。各2剂,每日1剂,先服①号处方,再服②号处方。3月14日复诊,患者前症已无,仅有微咳,痰白少量,①号处方改为杏苏散化裁,②号处方以麦味地黄丸化裁而愈。

    案二:陈××,女,40岁,2005年3月12日初诊。SLE病史3个月,症见:颜面对称性蝶形红斑,双手指冻疮样皮损,神疲乏力,潮热汗出,低热、口渴欲饮,时有心悸、脱发,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滑。实验室检查:ANA(+),1:160(周边型),抗SM(+),抗dsDNA(+),C3:0.34g/L,肝肾功能正常,血、尿、大便常规正常。胸片、心电图、B超检查均正常。孟老辨为热毒炽盛,肝肾心阴虚。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养阴、滋补肝肾,①号处方以生脉饮、青蒿鳖甲汤、犀角地黄汤、二至丸合用。五味子l0g,麦冬、青蒿、苏条参、鳖甲、知母、生地、旱莲草、丹皮、芍药各15g,女贞子30g,水牛角50g; ②号处方以增液汤、知柏地黄丸化裁,知母、焦柏、五味子、山茱萸、丹皮各l0g,生地、麦冬、玄参、淮山药、茯苓各15g,泽泻、白茅根各30g。各3剂,每日1剂,先服①号处方1剂,再服②号处方1剂,交替服用。6剂后,颜面红斑减少,色渐浅,前症均有减轻。守原方加减化裁治疗2个月后,颜面及手指皮损消失,症状明显好转。后改①号处方以生脉饮、二至丸、酸枣仁汤合用;②号处方以增液汤、麦味地黄丸合用。再经过2个月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ANA();抗SM(),抗dsDNA(),C3: 0.68g/L。

【参考文献】
  1 詹 青,孟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新思路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8):743~745.

2 沈自尹.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J].中医杂志,1986,(2):5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