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875233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文献频道详情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与防护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256次

文章摘要: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护士操作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静脉输液在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此操作技术,并要发现输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其采取必要地改进措施,加强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护士操作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静脉输液在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此操作技术,并要发现输液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其采取必要地改进措施,加强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1静脉输液环境

静脉输液配制主要是在治疗室完成,治疗室环境的洁净度直接关系到配制输液的质量,关系到输液反应及交叉感染的发生风险。目前有部分大型三甲医院设置了配液中心[1],建立高洁净度的配制车间、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士来提高静脉输液配置安全系数。其将全胃肠外营养输液、化疗输液甚至是常规输液在配制中心统一配制,这样可有效预防微粒或细菌污染所带来的输液反应及交叉感染的风险。

2配液、输液准备及操作

静脉输液药物在治疗流程中从领取、摆放、配置、查对、更换过程中必须确保每一步骤的安全,才能保证输液治疗的安全。

2.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准确无误方能执行,执行输液医嘱前应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

2.2专人负责摆放液体,摆放液体者必须对溶液进行查对:检查每袋(瓶)液体的有效期、质量、剂量及浓度。

2.3贴输液瓶签:认真查对溶液名称浓度、剂量与签相符方可张贴。

2.4瓶口及安瓿消毒:不可残存消毒液及棉签纤维,以防引入药液,污染药液。

2.5配液前查对:首先检查加液针管的气密性,如包装袋破损漏气即不可再用;检查活栓的灵活性,活栓不灵活或过于松动均不可使用。配制输液时,为节省加药注射器,配药人员常把使用同一治疗药品的所有患者的药物,用同一加药注射器按先后顺序依次加完。这样,如果加药注射器污染,那么使用同一种药品的前几位患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如果是所加的某一只药液不合格或被污染,则是自此患者之后的几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

2.6配液:粉剂药物稀释应充分溶解(可根据需要采用自动震动仪),并现配现用。溶解瓶内的粉针时,要尽量减少对瓶塞的穿刺次数,选择合适锐利的小号针头,侧面开口的针头可减少对胶塞的破坏,防止瓶盖胶塞破损微粒进入瓶内。开启玻璃安瓿,忌用镊子等硬物敲开, 应用砂轮划痕后,垫双层纱布掰开。抽取安瓿内液体时,要改变安瓿倒置抽吸的方法,针头要居中,以避免安瓿断口处玻屑误入安瓿内或吸入针管。将已抽吸药物注入稀释液体时,将瓶倒置注入可有效减少泡沫的产生并利于混匀药液。

2.7输液准备:选择合适的输液器,首先检查有效期,外包装是否完好,带有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精密输液器)不仅可减少空气对输液的污染,同时可以截留输液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和空气污染的理想措施[2-3]。如果有避光药物需要使用避光输液器。针头的选择一般成人使用7~8号针头,儿童使用4.5~5.5号针头,使用甘露醇的患者使用7~8号针头。准备胶布、止血带、消毒棉签于治疗盘,核对患者及查对药液,垫小枕,选择血管。挂瓶,排气。目前,由于脱敏、防水、透明胶布等新产品的广泛应用,有效地减轻了因胶布过敏给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血管选择:传统静脉输液关于静脉输液血管的选择是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随着静脉输液工具的变化以及人们对静脉输液的危害原因认识的深入,现在人们选择血管与输液工具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疗程的长短、输液的速度、药物的特性等选择不同的血管及不同的穿刺工具。一般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为3~5 d,经颈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可留1~7 d,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可留4周甚至更长时间。输液时应根据疗程选择相应的穿刺工具,但提倡在满足输液需求的前提下,应以选择最小、最细、最少腔的导管为最佳。一般头静脉适合留置针的穿刺与留置,贵要静脉适合PICC导管,锁骨下静脉适合中心静脉导管。对于化疗药、刺激性强的、pH值高、渗透压大、毒性大等药物输入时,应选择管壁粗、血流快的血管[4]。排气: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针头进入静脉回血后,会有微量的空气随液体迅速进入静脉。少量的微气泡不会引起生理紊乱,但这种微量的空气进入患者体内,也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有研究显示,采用改进排气方法可以提高排气的成功率[5]。

2.8穿刺:穿刺浅静脉充盈、血管暴露充分能提高成功率。扎止血带时让患者手臂下垂,止血带绷扎的位置距穿刺10~15 cm,松紧适宜,扎止血带的时间为 40~ 120 s内,止血带压力在10.7~16.0 kPa时远端的保证静脉充盈达到最佳状态。有学者研究显示穿刺时采用握手式紧绷皮肤法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6]。

2.9穿刺时的进针角度:教科书上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为15°~30°,现认为40°~60°[7],进针角度大,压强大,速度快,表皮受损范围小。

2.10输液时的滴速:输液速度一般是由医师或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的种类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在临床上,有不少药物是需要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如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的有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酯(丹唑),一般浓度下常以8滴/min、10滴/min、15滴/min等速度进行点滴。若速度过快,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内的药物剂量过大,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如搏动性头痛、 颜面潮红、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再如降颅压药物甘露醇,则需快速静脉点滴,一般情况下要求20%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时间不超过30 min,若滴速过慢则起不到降低颅内压力的效果或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常在40~ 60滴/min,小儿、 老年速度宜慢,小儿20~40滴/min,老年人不宜超过40滴/min。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如果患者有心脏病或肺部疾患,输液速度宜慢,一般 30~40滴/min,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而出现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患者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引起休克,则要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输液调节器、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产品的研制与使用,实现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精确自动控制。

2.11更换补液:更换补液必须先检查将要接瓶的补液有无混浊、沉淀,查对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方可接瓶,如上下两瓶有配伍禁忌者应中间用生理盐水间隔(冲管), 或用其他液体间隔。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其药物间的相互反映问题也日趋增多,规范化使用才会减少其不良反应,有学者研究中药注射剂在规范化使用下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其规范化项目之一为在输注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8]。

2.12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最佳拔针时机是输液瓶内液体流尽,输液管内残留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最宜。拔针时不应用棉签直接按压皮肤穿刺点,正确的压迫点在皮肤进针点与进针点稍上方垂直方向,才可以避免血液渗出。现主张拔针时针头应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退出静脉,以减轻或去除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目前较多使用带有棉垫的胶布,最理想的按压方式是顺血管走向条形按压(非点式按压)。有研究得出结论,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持续按压时间必须超过5 min才能有效减少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9]。

3小结

随着护理事业的迅速发展,静脉治疗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作为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技术之一,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静脉输液护理现在是技术性的、高度专业的领域,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技术经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整体队伍的培训,施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护士必须精通静脉输液技术和临床应用的相关知识,如液体和电解质、药物学、感染控制、儿科学、抗肿瘤治疗、输液理论、肠外营养和保证护理质量措施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静脉输液治疗工作,降低因输液及相关器械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4参考文献

[1]李素蓉,王晓农.建立临床静脉输液配药中心的必要性[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3(5):279.

[2]任福荣,王希昌.一次性医疗无菌用品的微生物学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2):119.

[3]徐朝阳,刘波.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灭菌效果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1):39.

[4]蚁静君,王仕莲,应文娟,等,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J].现代护理,2006,12(8):696.

[5]冯靳娟,肖新瑜,崔晓芬.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的方法[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612.

[6]张静,谢晓梅.握手式与握拳式背静脉穿刺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96.

[7]袁淑菊.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临床观察[J].实用新医学,2008,9(3):216.

[8]赵楠,项春雁.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5(10):45.

[9]周丽.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和方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82.